双江基地

发布日期:2024-08-02 作者: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双江基地.jpg


市农科院双江新垦耕地示范基地位于富阳区新登镇双江畲族村,是市农科院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要求进行建设(杭府纪要(2011)63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农科院山地蔬菜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有关问题》),我院向双江村租用新垦耕地112亩,租期从2011年4月6日至2041年4月5日,根据协议第一期租金支付期限为10年,从2011年4月6日至2021年4月5日,于合同签订当年支付。根据合同约定,第二期开始支付方式为5年一付,第二期租金2021年4月6日至2026年4月5日的租金已于2022年支付。该基地2016年之前由我院农作(生态)所负责实际管理,2017-2021年由蔬菜研究所负责实际管理,2022年开始由院办公室进行管理。

结合当时我市山区新垦山地的实际,在双江村建立的新垦山地改造利用科技示范基地。基地于2011年4月6日启动建设,建设规模112亩,设立了山地蔬菜试验示范区、旱粮试验示范区、水果试验示范区和畜牧试验示范区等四个功能区块。基地以“探寻新垦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方法,研究地力快速提升和农业高效利用的模式”为主要任务,遵循“边建设、边研究、边示范”的原则,按照“三改一循环”( 即改水、改土、改品种的同时,打造区域生态循环系统,利用生态系统保护水土)总体建设要求,进行研究和示范。

双江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完成了沟渠路及喷灌系统的配套建设。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秸秆堆沤还田、科学轮作套种等途径,快速提高土壤综合肥力和耕地综合地力指数,经测定,目前土壤PH值由改造前的5.20上升到5.96,有机质含量由原来的0.68%提高到3.70%,整整增长了5倍以上,有效磷提高了1倍,地力等级从三等五级提升到二等三级。通过开展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种植,筛选出适合于新垦山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32个,所种农作物产量已与周边的普通农田相当;其中蔬菜试验示范区面积40亩,年产各类蔬菜200吨以上,亩均产值2万元。通过发展“土猪土养”、“本鸡放养”等形式的种养结合模式,做到“农作物秸秆喂养畜禽,畜禽排泄物培肥地力”,实现基地全生态链循环,丰富了新垦山地的利用类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基地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已试验示范种植蔬菜、旱粮、新型水果等新品种200多个,年供应种苗3-5万株,辐射带动富阳及周边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基地每年举办技术培训班2~3期,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团20多批次,培训种植大户和技术骨干1000余人,为推广新垦山地综合利用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基地产品由于施用有机肥和采用物理、生物病虫害防控技术,安全放心、品质优良,备受市民青睐,目前每月已接受杭州市民600多份蔬菜订单服务。

2014年7月,“全国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技术培训现场会”在双江基地召开,双江基地现已成为新垦山地改造利用示范中心、山地作物适栽品种展示应用中心、新垦山地综合利用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和“三改一循环”技术集成与创新中心,起到了“可看、可学、可复制”的作用,实现了新垦山地高效综合利用的目标,并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新垦山地综合利用的典范。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一德、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毛光烈、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中心谢建华主任、杭州市领导戚啸虎、王宏、何关新、叶鉴铭等先后来基地调研。

示范基地的建设也有力支撑了双江畲族村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渠道,而且基地的示范效应成功塑造了双江山地蔬菜的品牌,带动了双江蔬菜产业的发展。

通讯地址:杭州市富阳区双江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