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整版报道市农科院旱粮团队玉米考种日常

发布日期:2025-06-30 作者:机关党委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网讯 6月28日,《都市快报》头版导读及整版、橙柿互动、北高峰观察APP报道我院旱粮团队带领记者体验考种日常,亲历科研人员为百余种玉米“考试打分”的全过程,揭秘一粒优质玉米品种背后的“科技密码”。

市农科院旱粮团队一直致力于玉米甘薯等旱粮作物的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其中,玉米考种是育种中最基础也最繁琐的工作。本季,科研人员需要对802个品系(组合)玉米材料进行严格筛选,从抗病性、株高、穗位到籽粒颜色、口感等数十项指标逐一考核,确保“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市农科院旱粮团队高级农艺师赵琳介绍:“每一株玉米都要经过多轮筛选,只有综合表现最优秀的品种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但是,考种只是玉米培育的其中一个环节。一根玉米从培育到被端到杭州人的餐桌,要闯过亲本创制-组合配制-考种筛选-参加审定-推广种植-端上餐桌六道关卡,全程耗时约10年。团队利用海南南繁基地“加代育种”技术,实现“一年三季”高效筛选,大幅缩短育种周期。近年来,团队培育的“钱江糯3号”玉米已成为浙江省主导品种,累计推广22万亩以上,为农民增收4.36亿元。

从田间到实验室,从实验室到餐桌,一粒好玉米的背后,是科研人员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市农科院旱粮团队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秉持着为农初心,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